國際大豆市場進入“北美時間”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進口大豆來自北美、南美和俄羅斯等國家,大豆上市期主要包含兩個階段:北美豆上市期和南美豆上市期。北美大豆的播種及收割時間與我國一樣,春種秋收,而南美大豆則恰恰相反,是春收秋種。在現階段的大豆市場中,南美大豆已經謝幕,北美大豆即將粉墨登場,全球大豆市場將逐漸進入一年一度的“北美時間”。
據海關數據顯示,10月份我國大豆進口量為553萬噸,較9月份的726萬噸下降24%,也是近6個月來的最低單月進口量。根據船期統計,預計11月大豆到港量為800萬噸左右,12月大豆到港量為850萬噸,我國2015/16年度大豆進口量將達到7800萬噸左右。在進口大豆數量如此充裕的情況下,我國國產大豆行情將受到沖擊,帶給國產非轉基因大豆的將是嚴峻考驗。
南方大豆價格虛漲“冷暖自知”
隨著十一月中旬的到來,沿淮地區由于連續的陰雨天氣影響,大豆行情領漲全國,表面風光的背后,帶給沿淮地區“大豆人”的則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國產大豆在安徽裝車4500元/噸左右,河南裝車4400元/噸左右,湖北裝車4600元/噸左右,而據筆者了解,截止11月26日,山東青島港進口阿根廷大豆分銷價3000元/噸,美西大豆分銷價3020元/噸,日照港進口散裝阿根廷大豆分銷價2975元/噸,青島港美西大豆的分銷價格在3020元/噸,進口豆與國產豆價差至少在1425元/噸。原本在十一月初,沿淮地區大豆價格低、質量上乘,優勢明顯,但在這一波漲價潮過后,在與進口豆價差拉開的情況下,部分大豆加工企業選擇價格更加低廉的進口豆作為加工原料也就不足為奇了。
天氣轉晴大豆期待“收復失地”
據筆者了解,河南本地大豆已流入市場和各個加工企業兩成左右,收購商庫存總量占一成左右,還有少部分大豆流入安徽,而現階段安徽大豆流入市場僅兩成,收購商庫存占一成,兩省大豆總量分別有約七成在農戶和商戶手中?,F階段南方大豆市場快速提價,再加上受雨雪天氣影響,大豆滯銷明顯,拉長了市場對大豆的消化時間,短期內采購速度放緩,但由于沿淮地區大豆蛋白含量、水分均屬上乘,憑借“優質糧在手,天下我有”的優勢,后期市場對其需求將逐漸增加,未來沿淮地區大豆行情仍被看好。
綜上所述,市場采購主體雖然有短暫的觀望和轉向其他地區的跡象,但這只是暫時的,等到沿淮地區天氣轉晴后,大豆價格或將小幅下調,但由于臨近“元旦”補庫周期,下調幅度不大,而進口豆再度流入市場,則將是限制南方大豆價格上漲幅度的最大障礙。
更多糧機相關信息,還請您繼續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環球糧機網 http://www.46wko0.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