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我國糧食倉儲業一直使用移動式膠帶輸送機作為平房倉接收糧食的第一道設備,但使用效果并不理想。平房倉不像筒倉和淺圓倉有固定的作業位,且占地面積大,倉房排列分散,糧食進出倉作業沒有成套的固定機械化生產流程,設備簡單且自動化程度低。因此,安徽界首云龍糧機在現有狀況下,對如何改進平房倉散糧接收設備和工藝流程,以保證設備均衡生產,提高產量并降低能耗,提高清理效率等,提出了自己的設想。
I 、工藝流程及設備現狀平房倉散糧接收設備主要有扒谷機、螺旋輸送機、膠帶輸送機、清理篩和裝倉機等。這些設備按作業量大小經搭接配置成若干條生產線。對一般糧食,目前平房倉比較常見的糧食接收設備及流程為:
包裝糧(人工拆包)→散糧→扒谷機(或蝶旋輸送機)→膠帶輸送機→清理篩→膠帶輸送機→裝倉機→入倉
2 、工藝流程與設備改進方案
為解決平房倉散糧接收工藝流程及設備的不足,應把改進的重點放在清理篩以前的設備,特別是第一道接收設備。因為清理篩是工藝流程中唯一的清理設備,后面提升和輸送設備是糧食清理后入倉的必需設備,都不能簡化。唯有清理篩前面的接收輸送機,因其料斗小,設備數量多,缺少控制系統,并需要人工卸車、供料或將散裝糧食卸到地面經扒運、提升進料,因而效率較低、改進余地較大。因此,設想的改進工藝流程為:
運糧車(散裝、包裝)→膠帶輸送機→清理篩→膠帶輸送機→裝倉機→入倉
改進后的工藝流程,設備可由原來的5臺(多時6臺)減少為4臺,即減少I-2臺扒糧機(或螺旋輸送機),杜絕了重復提升供料,降低了電耗。接料輸送機的改進可采取以下方案。
2.1、 機型的確定
設備改進要以運糧車車箱與輸送機進糧口的距離為基礎,盡量降低輸送機高度,增大車箱與輸送機進料口之間的距離,以增加進料斗存料數量,解決更換車輛時間內的斷料和均衡供料的問題。
云龍糧機膠帶輸送機的優點是在輸送過程中不損傷糧粒;輸送能力和輸送距離大;能耗低,而且在制造膠帶輸送機時可將其設計成多種形式,如水平、傾斜、揚頭、帶凹弧曲線段等輸送形式。其中揚頭和帶凹弧曲線段的輸送機可在機身水平段加設料箱存儲糧食,再由傾斜段高拋輸送到下道設備,完成接收和輸送任務。通過對輸送機的機架、料箱以及自動控制系統進行改進,可使揚頭式輸送機具備接料、初清、存料、輸送和自動控制的功能。因此,可選用揚頭式膠帶輸送機(又叫卸糧機)來代替傾斜式膠帶輸送機。輸送機的輸送高度,應根據下道清理篩進料斗高度來設計。由于一般產量50 -60 t/h的移動式清理篩高度在2.8m 以下,因此,可將輸送機輸送高度設定為3.2 m以下,傾斜角度定為25°以下,機體水平段可設計為3一5m,保證料箱有足夠空間,云龍糧機改進后的輸送機、清理篩配合完美。整個機休長度不超過12m。在保證各項技術指標的前提下,其長度越短越好,并可設計成二段式結構,使其保持組裝、移動靈活,操作方便等優點。動力配備為3一5KW。
2.2、 接料箱的設計依據及結構
經過測量,一般常用運糧車車廂與地面距離可看出,一般運糧車車廂距地面高度均在1.4m以上,有的車高達1.6m,農用三輪車最低也在1m左右。
根據常用運糧車的高度,接料箱高度應控制在1.2-1.4 m,以保證車輛卸料順暢。改進過程中,應考慮料箱的容量,以保證在更換車輛時,在一定時間內不斷料,避免設備的頻繁啟動;還要考慮物料對料箱鋼板的自流角度及雜質等影響糧食流動的因素,防止糧食不能在料箱中自流。接料箱可按以下參數設計。
2.2.1 、存料時間
依據單線產量測算,一般應保證存1一2 min,越長越好。
2.2.2、 存料數量
按一般輸送機50t/h的產量計算,接料箱容量應為1.0一1.5t,存料越多越好。
2.2.3、 料箱的物料自流角度
根據不同糧食對鋼板的摩擦角度數,如小麥22°,玉米23°等,結合庫存糧食品種及雜質情況,可以設定為22°~30°。
2.2.4、 料箱尺寸
應與一般運糧車的車廂長、寬相匹配,同時保證料箱有足夠的作業面,使非自卸車供料時人工卸車的速度與產量相匹配,可設定為長3 -5m,寬1.5-2.0 m。為便于自卸車的自卸作業,可在料箱尾部設置斜面進料口,或梯度分段式進料口,約占整個料箱長的三分之一左右。
2.2.5、 出料口及閘門
為保證料箱內物料的自流,減少人工清理數量,在料箱底部開設2-3個出料口,并設計橫向螺旋微調及快速控制出料總閘門;同時將尾部自卸進料口與前部人力卸車進料口設計成二套開關,既可設計成自動控制形式,也可設計成手動控制形式。當自卸車供料時,開啟尾部進料口,當人力卸車供料時開啟中部人力卸車進料口,使其各行其道,互不影響。
2.2.6、 料箱的組裝與維修
考慮到設備的組裝與維修,將料箱與機架設計成軸銷連接的活式結構,一旦需維修或更換膠帶,只需打開一側軸銷,即可將料箱翻轉到另一側,開始維修。
另外,為防止糧食中的較大雜質或包裝物流人輸送機堵塞設備,可在料箱口加設直徑10~12mm,間距2 -3 cm的鐵蓖子一層,超到初清作用,保證設備正常運轉。機體與接料箱的結構示意見圖1。
2.3、 自動控制
改進后的平房倉散糧接收工藝流程,可由原來的5一6臺設備減為4臺,由揚頭式接料輸送機(卸糧機)、清理篩、膠帶輸送機和裝倉機(轉向裝倉機)組成。總電源及自動控制系統設置在接料輸送機,其余設備的動力線接在接料輸送機。實現自動控制的原理是:在接料輸送機接料箱內出料口上方適當位置,裝設料位傳感器,通過檢測料位實現生產線設備的自動開停機。當接料輸送機接收來料時,設備啟動的順序是裝倉機、膠帶輸送機、清理篩、接料輸送機,當接料輸送機沒料時,設備的關機順序是接料輸送機、清理篩、膠帶輸送機、裝倉機(轉向裝倉機),設備之間開關機的時間差可通過時間繼電器控制。
設備流量參數可通過試驗解決,設備剛投人生產時通過測試調整流量;達到設計產量后,鎖定出料口閘門的大小,保持均衡的流量,實現正常作業。
3、工藝流程與設備改進后的設想效果
改進后的工藝流程和設備,應保持原有的移動靈活特點,方便移動作業,能連續生產,并與原有設備相互搭接匹配,更重要的是還應達到以下效果:
(1)保持產量均衡穩定,并能達到作業線的設計產量。
(2)降低能耗,以50t/h的作業線為例,可以控制在0.40kW·h以下,比改進前的噸糧入倉電耗0. 64kW·h能降低0.24kW·h左右,降低率為37.5%。
(3)自動化程度提高,可根據來料情況,自動開、停生產作業線設備,減少人力勞動和不必要的電耗。
(4)穩定提高入倉糧食質量,保證入倉糧食中的初清效率不低于65%
(5)提高運糧車種及接卸方式的適應能力,對汽車、自卸汽車、拖拉機以及散裝糧和包裝糧等各類運糧車種均可作業。
(6)減輕作業場地環境污染和糧食的破碎損失,避免交通堵塞。
安徽界首云龍糧機致力于平房倉進出倉設備的研制與升級改造,云龍糧機進出倉設備連續10年全國銷量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