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油料破碎
破碎是將油料粒度變小的工序。
(一)破碎的目的和要求
1.目的
植物油廠在油脂制取過程中有兩種性質的破碎,一種是大顆粒油料必須進行破碎,如花生、大豆、桐籽等。這首先因為大顆粒油料不宜于軋胚,料粒不易進入軋胚機的軋輥縫隙,因此必須使其變小,以符合軋胚條件。其次對大顆粒油料進行水分和溫度的調節比較困難,以致于油料水分和溫度內外不均,達不到所需要的可塑性,也就制備不出符合要求的生胚,從而影響油脂的制取。另一種是預榨餅或一次壓榨后的餅也必須進行破碎,使大的餅塊成為較小的餅塊,才利于浸出制油或經水分溫度調節和軋胚后進行二次壓榨制油。
2.工藝要求
對破碎工序的要求,一般隨油料的不同和工藝要求的不同而異,總的說來,其要求是:
(1)破碎后粒度均勻,符合規格。大豆一般破成2-4瓣,花生仁4-6瓣,桐籽掌握在8-12瓣,油餅塊破成對角線6-10毫米左右為宜。
(2)不露油、不成團、少出粉。破碎物過20目/25.4mm篩的篩下物重量要求:花生仁<8%、大豆<10%(用圓盤剝殼機)或<5%(用輥式破碎機)。
(3)水分要求。為了達到以上工藝要求,油料在破碎前的水分含量要適宜。水分過高,不易破碎,有時會壓扁、結團、出油,同時影響浸出效果;水分過低,又會造成粉末度大、粒度不均勻。一般要求大豆水分控制在10-15%,花生仁7-12%,桐籽11-15%左右為宜。預榨餅水分一般以7%左右為好。
(二)破碎的設備
1.種類
植物油廠常用的破碎設備,按結構的不同可劃分為輥式破碎機、齒輥破碎機和錘式破碎機等幾類。這些破碎設備通常采用擠壓、剪切、撞擊或幾種方式相結合的形式來破碎油料。
帶槽的輥式破碎機可用于破碎大豆、花生仁,齒輥破碎機可用于整椰子干片和大塊預榨餅的初次破碎。此外,圓盤剝殼機也可用作破碎設備,只是需換成方格磨片,將轉速調低到200-300轉/分即可。
2.破碎設備
常見的破碎設備主要是輥式破碎機和齒輥式破碎機。
(1)輥式破碎機。輥式破碎機分為單對輥破碎機和雙對輥破碎機兩種。它們的結構基本上是相同的,只是前者較后者更為簡單,動力消耗也相應小些。具體選用則應根據實際生產情況而定?,F將雙對輥破碎機介紹如下。
油料進入進料斗后,首先落入上對破碎輥之間進行破碎,緊接著落入下對破碎輥之間進行第二次破碎。其中上破碎輥的一個輥面有經齒,另一個輥面有緯齒,故這一對輥又叫做經緯輥,而下對破碎輥的兩個輥面均為斜齒。兩輥之間的距離通過軋距調節裝置由人工進行調節。經破碎后的油料從出料斗排出機外。
雙對輥破碎機的傳動是由兩個取動機分別帶動兩對三角皮帶輪而使上、下破碎輥轉動的。
(2)齒輥破碎機。齒輥破碎機由進料斗、齒輥、輥距調節裝置、機座和傳動機構等部件組成。
齒輥破碎機工作時,油料從進料斗均勻落入兩個相向轉動的齒輥之間進行破碎。齒輥是由鋸齒形圓片和填片相間疊置形成。兩輥之間距由調節裝置進行調節,以控制油餅的破碎程度。經破碎后的油料由機座下部排出機外。
(三)破碎設備的操作及保養
操作要點:
1.破碎機在開車前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做好開車前的準備和檢查工作,開車后應作短時間的空車運轉,以察看各傳動部件是否運轉靈活。空載正常后方可投料生產。
2.在生產進程中,通過料門來控制流量,破碎粒度可通過彈簧調節機構調節輥間隙達到。當需要調節間隙時,必須停機調節,以免發生事故。
3.機器工作時,要保證料箱中物料呈半充滿狀態,使喂料均勻,以達到輥面磨損一致,延長齒輥的使用壽命。
4.運行中如發現有鐵塊或其他硬雜卡住破碎輥,要緊急停車,松開輥子,人工盤車或用專用工具取出雜物。重新開車前,須經空載運轉,一切正常后,方可繼續進料。
維護保養要點:
1.油料進機前應經過篩選、磁選處理,切勿將鐵石等硬雜混人機內,以免損壞輥面。
2.破碎機在破碎油料時,輥面會逐漸磨損,當磨損到一定程度時,要及時進行修理。如重新拉絲或更換輥子。
3.調節破碎機間距時,要注意保持兩個輥子互相平行,防止歪斜。
4.運行中要經常檢查各潤滑點的潤滑情況是否良好,并檢查軸承溫度,軸承溫升不得超過40℃,最高溫度不得超過75℃。軸承處出現異常振動和噪音,應停車檢查,排除故障。
5.一般情況下,不要將新帶和舊帶合起來使用,因為在拉長時兩者長度不同。工作時,應定期將三角帶緊一緊,一般每300工時左右,要求檢查一次三角帶,為提高三角帶的使用壽命,應盡量避免長期在溫度高于70℃條件下工作。
6.應經常檢查機器的振動情況,如發現振動增加,就應檢查輥子同心運轉是否超過了本機的規定。
二、油料軟化
軟化是適當地調節油料的水分和溫度,使其組織變軟適合于軋胚的工序。
(一)軟化的作用和工藝條件
1.軟化的作用
軟化的作用在于通過對油料進行水分和溫度的調節,改變其硬度和脆性,使其具有適宜的可塑性,以利于軋胚。
對于含油量較低、品質較硬、較脆的油料,如大豆、水分含量低的棉籽、油菜籽等,軟化是必不可少的。如未經軟化就予軋胚,勢必會產生很多粉末或軋出的料胚過厚,這對壓榨或浸出制油都不利,會嚴重影響出油率。所以,對于這類油料必須進行軟化。
對于含油量較高的油料,如花生仁、蓖麻籽、茶籽仁、椰子等,一般不進行軟化直接進行軋胚,不然易造成軋胚時出油等不良現象。
2.軟化的工藝條件
軟化的工藝條件一般應根據油料水分含量和含油率高低來具體掌握,適當地進行溫度和水分的調節。
(二)軟化設備
軟化設備應用較廣的是層式軟化鍋。
1,層式軟化鍋
層式軟化鍋是一種圓柱形鍋體并帶有蒸汽夾層和攪拌裝置的層式軟化設備。它由鍋扒攪拌葉、出料口、蒸汽管路和傳動裝置等部件組成。與蒸炒鍋基本相同,只是層數較少些,一般為2一4層軟化鍋工作時,油料進入第一層鍋體,受到蒸汽夾層的加熱,隨著攪拌葉從料門落入第二層鍋體內繼續加熱,這樣逐層加熱,直到底層從出料口排出。在第一層鍋體內有濕潤裝置,可調節油料的水分含量。
2.其他軟化設備
其他軟化設備還有蒸氣絞龍和軟化箱。
蒸氣絞龍是帶有蒸汽加熱夾套的螺旋輸送機。它是在輸送的過程中進行加熱的,·其螺旋葉片采用槳葉式、月牙式,可使物料在緩慢推進過程中不斷翻動而能受熱均勻。為防止螺旋輸送機內蒸汽逸出,保持機內溫度,該機應制成封閉式。另外,在機內裝有蒸汽噴管,可進行蒸汽潤濕。
由于蒸汽絞龍是在輸送過程中進行軟化操作的,其路程較長時,軟化條件更容易控制,油料可以得到充分而均勻的軟化,而且可簡化流程,減少設備。但傳熱效果差一些。
軟化箱常直接裝置在軋胚機的上面。它是一個有錐形底部的盛料箱,外面裝有蒸汽夾層,內部有蒸汽管,用以軟化大豆或其他油料,也可直接噴蒸汽或加熱水,以調節油料水分。該設備不需動力,較經濟。其缺點是軟化不均勻,死角處易積料焦糊,造成油分損失:降低熱效率。
(三)軟化鍋的操作
1.開車前檢查各層蒸鍋,清除雜物,然后將料門調節到所要求位置,一般第一、二層裝料不少于80%,其余每層裝料約為40%,以便在軟化過程中水汽排出。
2.檢查攪拌刮刀夾緊螺栓有無松動。刮刀在轉運時,避免與鍋底、鍋邊相碰,一般各留間距5mm左右。
3.先開啟電動機進行空車運轉,檢查運轉正常后投料。
4.投料前,先開啟蒸汽或導熱油進出口閥門,將鍋體預熱后,開始投料。當鍋內有一定料位時,噴直接蒸汽或加水調節油料水分含量。注意出料流量大小與投料量應保持一致。
5.在操作過程中,應注意調節直接蒸汽壓力和加熱介質溫度的高低,以控制油料的溫度和水分,以達到工藝要求,具體工藝要求參見表3-5。
為了掌握油料的含水量,一是要定時抽樣檢驗水分含量,二是要看下一道軋胚工序的效果。總之,油料水分低的,軟化時需加足水;油料水分高的,需少加水,過高的可不加水。
油料的軟化溫度一般根據油料水分高低來掌握。含水量高者軟化溫度應低一些(這時不
加或少加水),含水量低者軟化溫度可高一些,使油料具有適宜的可塑性。
6.保證足夠的軟化時間。在軟化操作時,為使油料吃透水汽,達到溫度均勻一致,往往需要一定的時間。具體軟化時間長短因油料、軟化設備的不同而異。常用的層式軟化鍋,其具體時間一般為10-15分鐘。
7.操作中應經常檢查軸承和減速箱,并定期加添潤滑油,保證各部件正常工作。
8.停車時,先停止進料,將各層油料放盡,同時關閉加熱介質、直接蒸汽進汽閥門,最后關電動機停車。
如因故緊急停車時,則應立即關電機,停止蒸鍋進料,并關閉加熱介質及進汽閥門。然后將鍋內油料全部從檢修門清出。檢查完好,再按開車順序,重新開車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