軋胚是將油料利用機械壓制成片狀物料的工序。軋胚后的胚片稱為生胚;生胚經蒸炒合格后稱為熟胚。
一、軋胚的目的與要求
(一)軋胚的目的
1.破壞細胞結構
油料的細胞,其表面是一層比較堅韌的細胞壁,而油脂和其他物質包含在它的里面。因此,要提取細胞內的油脂,就需破壞其表面之細胞壁。油料的軋胚就是借助軋輥的碾壓和油料細胞之間的相互擠壓作用,將油料由粒狀壓成片狀,從而使細胞壁受到破壞。同時,細胞內部的油體原生質及其中細胞質凝膠的微小結構,也不可避免地會受到破壞。軋胚時油料細胞破壞得愈多,生胚表面所吸附的油脂也就愈多,油脂就愈容易被提取出來。總的說來,胚軋得愈薄,被破壞的細胞也就愈多。
2.縮短油路
顆粒油料經軋胚成薄片后,大大縮短了油脂從油料中被提取出來的路程,從而為壓榨或浸出制油工序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3.有利于蒸炒
由于油料被軋制成薄片后,表面積增大、厚度減小使得料胚在蒸炒中既便于吸收水分和熱量,又便于水分的蒸發,從而更有利于料胚中蛋白質的變性和細胞性質的改變。
(二)軋胚的要求
1.入料要求
軋輥間的縫隙很小,進入軋胚機的油料要預先進行適當的處理,對于大顆粒油料如花生仁和大豆等應先予破碎,對含油量較低的大豆及水分含量低、組織較硬的油菜籽、棉籽等油料需經軟化。
2.胚片厚度
軋胚后的胚片要求薄而勻,少成粉,不露油三者兼顧。
二、軋胚設備
(一)軋胚原理
軋胚機是利用軋輥所產生的碾壓力,將油料由粒狀壓制成片狀的設備。
平列式軋胚機的軋輥在正常工作時,被壓制的物料受到3個力的作用:物料自重G,輥面對粒料正壓力的反作用力P的合力R2和摩擦力F的合力R1。
要使軋胚機正常工作,必須滿足條件:R1+G>R2。但因料粒很小,故G可忽略不計,于是上述條件變成R1>R2,即料粒在工作范圍所受到輥面的摩擦力必須能夠克服軋輥對它的向上推力才能被拉入軋輥之間。以上條件見圖3-4,進一步計算可得出:
φ>α
式中: φ——料粒對于輥面的摩擦角;
α——料粒對于軋輥的嚙入角,即兩個軋輥的中心線和油料與軋輥接觸點M到軋輥中心線構成的夾角。
也就是說,粒子能夠被軋輥拉入并通過其兩輥間工作間隙的條件是:摩擦角必須大于嚙入角。
因此,料粒在軋輥表面上的摩擦系數愈大,即摩擦角愈大,那么把物料拉入兩輥縫隙的力也就愈大,物料受軋條件就愈好。同樣,軋輥直徑愈大,則嚙入角也愈小,物料也愈易進入縫隙。
當然,軋輥間的縫隙實際上是很有限的,為了得到要求厚度的生胚,其縫隙通常是很小的。在實際生產中,往往是采用油料的破碎和軟化增濕等方法來增大摩擦力和減小嚙入角在工藝設計選擇軋胚機時則應根據物料情況考慮輥徑大小和表面槽紋。
(二)軋胚設備
軋胚機的類型,按其軋輥的排列方式分為平列、直列和斜列三種形式。植物油廠以采用前兩種為主,后者較為少見。平列軋胚機有單對輥軋胚機和雙對輥軋胚機。直列軋胚機有三輥軋胚機和五輥軋胚機。各種類型的軋胚機,根據其輥徑、輥長的不同又分成許多規格,它們的性能及生產能力等均有差別,要按不同的工藝要求選型。以下主要介紹軋輥平列形式和直列形式的兩類軋胚機。
1.平列軋胚機圖平列軋胚機有單對輥軋胚機和雙對輥軋胚機兩種型式,其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是由一對或上下兩對大小相同的軋輥水平裝置并相對轉動,形成--條或兩條軋輥工作縫隙而進行軋胚。這種軋胚機適用于大顆粒油料,如花生、大豆等軋胚。
(1)結構。單對輥軋胚機和雙對輥軋胚機的結構基本相同,由喂料機構、軋輥、軋距調節裝置、擋板相刮刀、傳動裝置、機架和機座等部件組成。單對輥軋胚機有彈簧緊輥(YYPT-B型)和液壓緊輥(YYPY-A型)兩種型式。
①喂料機構。喂料機構的作用,是保證在整個軋輥長度方向上均勻下料。如果下料不勻就會造成軋輥磨損程度不一致,在運行中產生跳動,軋出的胚片厚度達不到均勻一致的要求,喂料輥上有粗而寬的長槽,由三角皮帶輪帶動。當它不斷轉動時,使油料經下料縫隙均勻地落入軋縫。其下料量大小可由調節門控制。
②軋輥。軋輥是軋胚機的主要工作部件。
軋輥由輥體及軸經過熱壓“冷縮”緊配合連結在一起,輥體中空以減輕重量、節省材料和動力消耗。輥體壁厚100-150毫米。軋輥的材料以鑄鐵和鑄鋼為主體,含有少量微量元素(如P、Mn、Si、Ni、Gr等),使其具有較好的耐磨性和足夠的硬度(HRC50-60°)。輥面外層為白口層,硬層深度為20-50毫米。
平列軋胚機的軋輥平行排列,其輥徑較直列式要大。軋輥一般分光面輥及槽輥(拉絲輥)兩種。槽輥主要用于雙對輥軋胚機的頭道軋輥,以增大輥體對油料的摩擦系數,便于軋輥吃料。槽輥的表面均勻地開有寬度約為2毫米、截面呈“V”型、角度為45°的斜槽,槽長方向與輥面母線成6-7°。
③軋距調節裝置。平列軋胚機的軋距調節裝置一般采用彈簧壓緊裝置和液壓緊輥裝置。軋距調節裝置的主要作用是保持兩輥之間的壓緊力,以控制所軋制胚片的厚度;當大塊堅硬異物混入工作縫隙時,能自動排雜,起到緩沖保護作用,不致損壞輥面。
彈簧壓緊裝置是靠彈簧的彈力使兩輥保持壓緊力的。輥軸放置在兩邊墻板內,可隨導軌前后移動。當旋轉墻板上的螺母時,可使輥軸作前后移動,從而改變兩輥之間的工作間隙,調節適當后分別以鎖緊螺母鎖緊。
液壓緊輥裝置是利用液壓原理來產生壓力的。液壓緊輥系統由油泵、油缸、活塞、連桿及軋距調節螺桿等組成。該系統由液壓產生的壓力,可使輥間壓力最大達到]@噸,同時輥間間隙也可以進行調節。工作時,當達到要求的油缸壓力后,油泵可自動停止進油,當油缸壓力降低到一定限度時,又能自動啟動向油缸供油,以保證穩定的壓力。該過程通過電氣控制系統來完成,從而保證自動控制液壓緊輥的穩定操作。
液壓緊輥軋胚機由于軋輥間可造成強大的壓力,軋出的料胚薄而結實,粉末度小,胚片質量好,且設備的生產能力也相應提高。液壓緊輥軋胚機在大型油廠得到廣泛應用。
④刮刀。刮刀的作用是除凈輥面上的料胚。由于油料水分高或擠出油脂等原因,部分料胚會粘附在輥面隨輥轉動,利用刮刀將軋輥表面上的料胚及時刮去,就可以保持輥面的光滑。刮刀通常依靠彈簧或重錘與杠桿的作用,使其和輥面保持經常接觸狀態。此外,刮刀也可通過液壓系統來控制,當需刮除軋輥上粘結的物料時,刮刀即可在液壓油缸及活塞的控制下自動靠攏輥面進行刮料,刮凈后又能自動與輥面脫離,這樣即可避免長期緊貼輥面而加快磨損。
⑤傳動裝置。單對輥軋胚機的傳動,通常采用兩臺電動機通過三角皮帶直接帶動輥軸上的三角帶輪。喂料輥也多半采用單機傳動,也有的由軋輥上的皮帶輪通過三角帶拖動。雙對輥軋胚機的傳動,則--般采用若干對鏈輪及鏈條來進行傳動。
2.直列軋胚機
直列軋胚機通常有三輥和五輥兩種。這兩種軋胚機的結構與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其軋輥都是依次垂直放置,被軋物料從上到下順次通過軋輥的兩道或四道工作縫隙而形成胚片。直列軋胚機的特點是軋輥的利用率高,軋胚次數多,但大顆粒物料不易進入軋輥間,所以適用于小顆粒油料,如菜籽、棉仁等軋胚。
現介紹常用的三輥軋胚機。
(1)結構。三輥軋胚機由喂料器、軋輥、軋距調節裝置、擋板、刮刀、傳動機構、機座和機架等部件組成。
①軋輥。軋輥的結構與材料和平列式的軋輥相同,但三輥軋胚機的軋輥是上下垂直放亂采用交錯排列,以利吃料。三輥軋胚機第一、三軋輥的中心線在同一垂直面上,中間輥(即第二輥)的軸中心線在另一垂直面上,兩垂直面相距25毫米左右。五輥軋胚機與此相仿第一、三、五輥與第二、四輥的中心線相距仍為25毫米左右。
②軋距調節裝置。三輥軋胚機的軋距調節裝置位于第一輥的兩端軸承盒上。該裝置通過帶螺桿的手輪調節作用,使壓力通過彈簧將軸承盒壓緊,并逐次將壓力傳遞給下面的軋鼠整個軋胚機處于壓緊狀態。
軋距調節裝置的主要作用:防止在工作過程中物料通過輥間縫隙時使軋輥產生向上跳動現象;控制胚片厚度;當硬物進入輥間縫隙時彈簧片壓縮保護軋輥不被損壞。
③擋板相刮刀。三輥軋胚機的擋板裝置位于進料縫隙一側,起物料導向作用。根據出胚的部位,三輥軋胚機的擋板可以是兩塊或三塊。
刮刀是為了刮除輥面粘結的料胚。安裝在軋輥的下方,依靠彈簧或重錘與杠桿的作用,使刮刀與輥面保持經常的接觸狀態,以保持工作輥面的光滑狀態。
④傳動裝置、三輥軋胚機的傳動裝置。
⑤機架與機座。三輥軋胚機的機架(也稱墻板)為兩塊可裝拆的鑄件,它通過螺栓與機座相結合。機座再通過地腳螺釘固定于工作面上。
(三)軋胚機的操作要點
1.待軋胚油料必須達到人軋要求。
油料必須經過嚴格的清理,以除去堅硬的大塊雜質,如石塊、鐵塊等。為此,必須將磁選設備裝置于軋胚工序之前。
控制好待軋胚油料的水分和粒度。水分不能太高,否則易粘輥;粒度大的應破碎,否則不易入軋。
2.開機時先啟動軋輥電機,液壓泵站,緊輥后再啟動喂料電機,待運轉正常后再進料。軋胚時,存料斗內要經常保持有一定的存料。喂料要均勻,便整個輥面均勻吃料,要避免因喂料不均勻使軋輥面磨損,而影響料胚厚度的均勻性。
3.軋輥必須圓整,在運轉中不得有徑向跳動或軸向竄動等現象。
4.刮刀要平直,操作中要經常檢查刮刀與輥表面的貼合程度,防止粘輥現象發生。
5.經常檢查料胚的質量,要求厚薄均勻一致,符合軋胚工藝要求。檢查時,應以軋輥的左、中、右三段取樣,并加以比較,如發現厚薄不均勻情況,則應立即關機調節軋距。
6.采用普通彈簧緊輥的軋胚機調節軋距時,要注意便兩壓緊彈簧保持一致,同時不應壓得過緊,以免軸承發熱,造成燒壞軸承的嚴重后果;軋輥末松開前,不得長時間空轉,以免損壞機件。
7.采用液壓緊輥的軋胚機,進退輥、輥間壓力調節等由液壓泵站控制。只要根據胚片在輥長方向的厚薄情況,調節左右兩個油缸活塞位置即可。
將兩側活塞桿上的鎖緊螺母盡量左轉后移,使油缸一側螺紋露出20一3Omm,打開泵站轉換開關,起動緊輥按鈕,當泵站壓力表達到4·5MPa時,兩輥靠緊油泵自動停機,然后將螺母旋緊并鎖牢。根據胚片厚薄情況,可以再行調整緊輥壓力。
8.軋輥不吃料時,應即停止進料,并松開軋輥或停機清理。清理出的油料應回機重軋。
9.軋輥兩端面不得與機架磨擦,但也不應有過大間隙,以免漏料。
10.嚴禁在軋胚機運轉時觸及軋輥,或登上軋胚機進行修理。如果有雜物落人軋輥中,應停機取出,不得用手或其他工具去取。
11.停車時應先停止喂料,讓料走完后再停機。如發生突然停車,應立即關閉進料斗內調節門,并松開軋輥放出物料。
(四)維護保養要點
1.軋胚機的運轉部分必須裝有防護罩,尤其在運轉時,切不可將防護罩除去,以保證設備及人身安全。
2.開機前,應周密檢查各機件是否正常,軸承是否加有潤滑油。啟動時,應在空載下進行,以免電機超負荷。
3.要經常檢查軸承潤滑情況,發現缺袖應及時加注鈣基潤滑脂,并隨時觀察軸承端蓋下端污油排出孔,發現有漏油現象應及時補加。
4.經常檢查軸承溫升,在常溫狀態下1一3小時內軸承溫升不得超過40。C,軸承最高溫度不得超過75。C,如發現軸承溫升過高或軸承有異常響動要及時停車檢查,發現故障應及時排除再開機,如果軸承損壞,應及時更換。
5.要經常檢查液壓泵站油標的油位,如油面接近下限時要及時加油。油溫高于70。C時,應停機檢查或加換新油,液壓油每三個月要徹底更換一次。液壓泵站的用油是20號液壓油或是20號機械油,不要使用混合油。加油時應該過濾,以保證油的清潔,延長液壓原件的使用壽命。
6.要經常檢查軋輥磨損情況,如發現軋制的胚片中部厚,兩端簿時,要及時用磨輥器修磨軋輥,以避免因壓力集中而造成軋輥掉邊等損壞。軋輥應該每周修磨一次兩端,便之形成15Omm長O.lmm的錐度,每月對軋輥進行一次全面修磨。如有特殊情況,可隨時修磨。
7.定期檢查三角皮帶的磨損程度及張緊情況,有松懈情況要及時調整,發·現有磨損嚴重的要及時更換新帶,但不能新帶舊帶混用,以避免新帶的加速磨損。
8.要經常檢查各部件的螺栓、螺母是否有松動現象,發現后要及時擰緊。
9.軋胚機使用時,要有專人看管,定時記錄壓力,如果沒有任何調整,液壓壓力突然升高或發出異常聲響,應及時檢查油路有無堵塞或更換新的液壓油。
10.定期對機器進行大修保養,一般一年大修及全面保養一次。保養內容包括;
(1)全面修磨軋輥,當輥徑減少2Omm以上時需要更換新軋輥。
(2)清洗各部位軸承,更換新潤滑油。
(3)檢查各部位螺栓、螺母、液壓系統及液壓元件的磨損情況,如磨損嚴重要及時更換。
(4)檢查連接鉸鏈及銷軸的磨損情況,如磨損嚴重又無法修復,要更換新件。
(5)檢查各板件的銹蝕情況,把銹垢清理干凈,然后重涂防銹漆,外表面必要時可重噴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