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yu1124620001.my3w.com/uploadfile/2015/0209/20150209053404104.jpg)
與往年一樣,今年晚稻收割開始以來,來自各地的“糧販子”就在稻田岸邊、曬谷場上、公路旁邊活躍了起來。“糧販子”開著卡車,向種糧農戶、糧食專業合作社開磅收糧、裝車運糧,直接從稻田由收割機收割下來的稻谷,因水分含量較多,農民們稱“濕谷”,收購價每斤在1.08元至1.10元左右,也收購稍經晾曬的稻谷,收購價每斤在1.38元至1.40元之間。也有在田頭估產后收購的,收購價格完全由買賣雙方當場商議確定,實行現貨現場交易,一手交錢,一手交稻谷。
然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也有些“糧販子”把從種糧農戶、糧食生產合作社收購來的稻谷,不是去販賣,也不是去加工成大米后再賣出去,而是經過烘干處理后又賣給了當地糧管所。
□記者 盧連明
種糧戶為讓烘干設備吃飽變身“糧販子”
為探究竟,11月1日下午,記者由金山區朱涇鎮農技中心干部吳寶忠陪同來到地處牡丹村沈莊7組的嵊哲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這就是“糧販子”的烘干庫點,水泥場地上曬滿了稻谷,烘干機不時發出隆隆的聲響,四位合作社社員不停地將一袋袋需烘干的稻谷放入傳送帶。合作社理事長施哲月說:現在快進入晚稻烘干高峰了,每天烘干機運作20個小時,可烘150噸稻谷。合作社有4臺小型收割機,每天收割100畝,才50噸稻谷,為了讓烘干機“吃得飽”,合作社就在本區朱涇、呂巷、漕涇和奉賢的莊行、柘林等地收購濕稻谷,經烘干后賣給當地的新農糧管所。在當地政府今年稻谷收購保護價還沒出臺之前,糧管所還預付給了施哲月一部分收糧款。據施哲月估算,扣除各種費用,每收購1斤稻谷賺2分至3分。
嵊哲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承包耕地3600畝,指導服務社員種糧1400畝,往年晾曬稻谷靠的是當地工業區廠區的場地、道路和部分村區的場地,比較分散,場地非常緊張,而且增加用工和運輸成本,如果連續下雨,定會遭遇損失。去冬今春,施哲月在政府的支持扶持下,投資300多萬元建了烘干廠,今年5月投入使用后,烘麥子300多噸,效果不錯。
鎮農技中心吳寶忠介紹,全鎮秋季晚稻種植面積為33000畝,現只有3個小型烘干點,日烘干能力不足250噸,遠遠跟不上??苛罆駡龅赜植粔颍胶娓蓮S烘干能力又跟不上,就是給烘,烘一斤為0.12元,加上運費成本更高,許多農戶都舍不得。農民把收割下來的濕稻谷直接賣給“糧販子”既省事,又收現錢,也不擔心天下雨。
施哲月面臨剛剛建起來的烘干廠生產能力放空,非常著急,于是就外出收糧當起了“糧販子”。他算了一筆賬,如果能做到急烘和儲藏后烘結合起來,烘自己合作社生產的稻谷3000噸,烘收購稻谷3000噸,就算賺到二三分錢一斤,合計為10多萬元,但增加了烘干量,前后可烘一個月,但全年11個月的烘干能力還是放空的,投資如何收回,施哲月也很無奈。
據該區農林辦主任楊忠弟介紹,目前,全區秋季晚稻總面積為26.4萬畝,烘干能力為800多噸,有10多個烘干點,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區,計劃至2015年烘干能力發展到3000噸左右,如果有上級的專項扶持資金,烘干庫點建設的步子就會加快。他說,到目前為止,今年的秋收老天還算幫忙。
預約登記、免費烘干、交售糧食一條龍
【按語】像嵊哲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施哲月那樣做“糧販子”的確是個例,多數的“糧販子”還是很現實的,有的只做稻谷買賣生意,這邊買進那邊賣出;有的收購濕谷后,回去曬干加工成大米再賣出去,可以賺得多一點;也有為數不多的小型糧食加工企業收購稻谷自行加工自行銷售。但無論是何種“糧販子”,以何種形式收購稻谷,種糧戶考慮最多的是出售方便,沒有風險,能賺到錢,無論是經濟較發達地區還是欠發達地區的農戶想法都一樣。
今年,松江區秋季晚稻種植面積為17萬多畝,其中,浦南地區的葉榭鎮就有4萬畝,全區在油墩港、泖港、新五、新浜、葉榭5個糧庫設有烘干收購庫點,烘干能力為2000多噸,葉榭鎮烘干能力為410噸,并集中在泖港糧管所和葉榭糧管所,可滿足70%到80%稻谷烘干的需求。葉榭又是家庭農場比較多的鎮,全鎮共有325個家庭農場,承包糧田34000多畝,占糧田總面積的90%左右。主管農業工作的副鎮長沈根華告訴記者,為滿足家庭農場發展,維護種糧農戶利益,按照區委、區政府要求,今年秋糧收購繼續推行訂單收購及預約烘干工作。儲備糧收購按照家庭農場秋糧種植面積及今年儲備糧輪換數按比例均衡分攤,以合同簽訂數為準,并在每個家庭農場經營者交售卡上明確交糧數量;收購價格以區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收購期內最高掛牌結算;免費烘干稻谷,并享受每噸25元運費補貼。稻谷實際水分低于標準規定(14.5%),每低于0.5個百分點增量0.75%;實際水分高于標準規定,采用分段扣量計算,即水分在14.5%至22%之間的部分扣量比例為1:1,水分在22%以上的部分扣量比例為1:1.35;稻谷水分超過28%的適當收取烘干費用。考慮到糧食部門烘干能力還不能完全滿足烘干需求,又要保障農業生產茬口安排,減少烘干排隊等候時間,稻谷烘干一律采取到所在鎮和街道政府部門預約登記的辦法。即便是沒有簽約的種糧散戶,自愿到國有糧庫交糧的,也可預約登記免費烘干稻谷。
盡管如此,該地區仍然存在烘干點少烘干能力不足,路遠、運輸不便等問題。如該鎮的同建村因預約烘糧排隊等候時間長和運輸等原因,也使一部分農戶把稻谷賣給了上門收購的“糧販子”。
建可綜合利用的中小型烘干庫點好處多
奉賢區農委負責糧食生產的王桂龍告訴記者,今年,全區秋季晚稻種植面積為14.5萬畝,可目前稻谷烘干能力只有800多噸,共計有13個小型烘干點,除區農機管理站、區糧種推廣中心兩個烘干點外,其余11個均為村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今年,市、區、鎮三級給予谷滿香糧食合作社扶持72萬元,自籌資金50萬元裝備了30噸烘干設備,目前正在緊張安裝之中,估計很快將投入使用。
據王桂龍透露,奉賢區已制定了糧食烘干3年建設計劃,總投資將達3600萬元,以糧食生產大戶為主,在機插秧、育秧點建設的基礎上,新建25個糧食烘干點,新增烘干能力1800噸,加上原有的可達到2500噸到2600噸,這樣做,一方面可提高農機庫點的綜合利用率,另一方面可方便種糧農戶就近烘干。盡管如此,還不能完全滿足全區烘干需求,如遇災害性天氣,還會造成糧食損失。
走進嘉定區華亭鎮北新村糧食合作社的烘干廠區時,只見一輛裝滿稻谷的卡車直接開上地磅稱重,合作社工作人員馬上取樣測水分,幾分鐘后卡車便開到了烘干房進行烘干。合作社負責人陳忠興告訴記者,今年,合作社秋季晚稻種植面積為3335畝,到11月7日,已收割2100畝,一邊收割一邊烘干,估計不到一周就收完烘完了。記者看到,在廠區東邊的場地上,一大堆育秧的秧盤堆放得整整齊齊,陳忠興說,這烘干廠區是育秧的最好場地,每年育秧3300多畝。該區糧食良種繁育中心也設在華亭鎮,據介紹,該中心水稻種植面積為3600畝,在烘干廠里不但烘良種稻谷,還堆放良種,又作為農機倉庫,在場地上育秧。
鎮農辦主任陳衛亮對記者說,華亭全鎮種植的12500畝水稻已做到了全程機械化,通過對收割機的改裝,稻谷可直接上卡車,開車上地磅稱重后直接進烘房,全鎮6個烘干庫點烘干能力達600多噸,每天收烘1000畝水稻,基本上看不到在場地上曬稻谷的。合作社種植戶種的糧食除口糧外都賣給了糧管所。我們還利用烘干庫房儲藏稻谷500多噸。
【按語】由此可見,秋收時節“糧販子”的出現不是一個偶然現象。烘干能力跟不上可能是一個主要原因,過去,多數是種糧散戶,各自晾曬,各顯其能,還能對付,但遇上連續陰雨天氣,帶給農戶的損失可想而知。如今多數是規模經營和種糧大戶,在沒有曬場,烘干又無法滿足的情況下,種糧戶選擇“糧販子”也就不奇怪了。烘干點少,距離遠,即使有補貼,也給農戶很大不便。而且,無論是夏糧還是秋糧的收購時間都比較集中,農業生產茬口不等人,不允許農戶在糧食烘干上占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區縣之間在扶持政策和服務上存在的差異,也會給周邊地區種糧戶產生想法,以致采取哪里合算往哪里跑的做法。再說對于多數烘干廠家庫點來說,都存在著大多數時間放空的現實。
綜合上述原因,部分鎮村干部建議上級有關部門多支持扶持發展可綜合利用的中小型烘干庫點,在給予政策扶持的同時,規范管理。在糧食種植大戶中加快發展烘干能力,既方便農戶就近烘干,又節約烘干成本,還可保障豐產豐收,提高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如何加快糧食烘干庫點建設步伐,如何充分利用烘干庫點的庫房和場地等優勢,綜合利用,發揮潛能,也應該是各級農業管理部門認真研究和解決的一個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