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枝的含義象征和平,追根溯源,還要從《圣經》里那個“諾亞方舟”的神話故事說起。遠古時期,上帝發覺人類的道德已經淪落到不可救藥的地步。于是,決定用洪水把人類全部吞沒。但是,上帝在懲戒人類時,還是把生的權利賜予道德良好的諾亞夫婦,上帝通知他們,準備好一只方形大木船,備足干糧和飲水,并將各種動物挑選一對載于船上。
過了很久很久,洪水消退,諾亞將一對鴿子放飛藍天,但過不久,鴿子又飛回來了,并銜著一根翠綠色的橄欖枝,這似乎是一個信息:大地恢復生機了。
如今,在一些國家交往中,凡要表示友好愿望時,總有搖橄欖枝或放飛和平鴿的場面。聯合國的徵志也是一對橄欖枝托著地球的圖案。
全球栽培油橄欖已經有幾千年歷史,目前,全球共有1200多種,全世界每年的油橄欖產量在292萬噸左右,種植面積和產量較多的國家主要有西班牙、意大利、土耳其、希臘、突尼斯等國,占世界種植總面積的98.7%。
通常情況下,橄欖樹的盛果期可持續四五十年,有的甚至百年以上,所以油橄欖也被稱為“長壽樹”;油橄欖葉能加工成橄欖茶,果實可以榨油,且橄欖油可以以天然狀態被直接食用的植物油。
在地中海沿岸國家,人們的飲食結構是以橄欖油、水果、蔬菜、魚為主,輔以少量肉類,在營養學界被稱為“地中海式飲食結構”。這種生活飲食習慣,不但讓人獲得均衡的營養,還可以有效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在地中海地區,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癥的發病率、死亡率均低于世界其他地區,這源于以橄欖油為核心的“地中海式飲食結構”。
游走于小小的屋室,油橄欖數萬年的發展歷史走近眼前。
公元前35000年,橄欖樹即已存在。
野生橄欖樹起源于小亞細亞,后從敘利亞傳至希臘,也有人認為橄欖樹是整個地中海盆地的本土樹種。橄欖樹由于具有醫療特性,因此,很早就為人們所利用。
公元前6000年:橄欖樹首次在敘利亞栽種。
公元前3000年:中東貿易商將橄欖樹及其栽培知識傳至塞浦路斯、希臘和北美。
公元前2000年:古以色列人以橄欖油為十一稅,并作教堂圣燈的燭油和涂油。
公元前1500年:橄欖油成為克里特島的主要商品。
公元前325年:康斯坦丁大帝建立了拜占庭帝國。橄欖油在宗教、文化、經濟上的重要性達到了新的高度。
公元1500年:橄欖樹在俄、魯、西印尼、智利、阿根廷和墨西哥開始生長。
公元1920年:歐洲移民將橄欖油融入美國烹飪中。
公元1945年:在法國、英國、意大利等地已經先后嘗試把橄欖油應用到身體護理及面部皮膚護理中,并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之后迅速風靡歐洲大陸。
公元1968年:在歐洲有部分國家成功地研制出了以橄欖油為主的護膚、洗發、沐浴用品,并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
1964年,在周總理的牽線搭橋下,我國成功引進油橄欖。
我們國家目前的產量是不足400噸,2010年,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進口量不到2萬噸,每年的進口量遞增速度為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