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豐收沃野來 到顆粒歸倉處
來源:環球糧機網發布時間:2015-04-22 20:55:03
“你看這玉米長得多飽滿!好幾年沒見過這么好的玉米啦!” 蘿北縣名山鎮山江村種植大戶曾國壽扒開他家玉米棒子興奮地說。“我把剛收的玉米送到附近糧庫代烘代儲,這么好的玉米可不能霉變在自己手里!聽說國家政策性水稻正式收購了,種植水稻的農民這幾天開始結算了!我的玉米還是送到糧庫最安全可靠!”據了解,由于去年當地農戶在糧庫代烘代儲業務中嘗到甜頭,今年村民們都要把自家糧食送到附近的名山糧庫。蘿北縣糧食局局長程立民說:“很多農民希望政府幫助他們代烘代儲,所以縣政府要求全縣七個糧庫全部實行代儲代烘業務,最大程度上解決農民儲糧難,避免壞糧,保障農民增收”。 曾國壽說,今年,很多農民愿意把糧食送到糧庫,因為新增了全程送糧、檢測、入庫可視系統,農民心里更踏實了。 10月31日一早,坐上開往糧庫送糧的大貨車,記者跟隨曾國壽體驗了一次農民送糧的全過程。 名山糧庫院內,送糧貨車有序排列,司機張師傅說:“今天送糧的全是三江村的,明天我們到其他村子拉糧。”為了使周邊農戶有序送糧,名山糧庫和各個村子商量好每天輪流送糧,各村農民根據本村送糧時間,計劃收獲糧食,真正做到糧食不落地直接入庫,減少了售糧環節,節省了費用,避免了收獲后的糧食減損。糧食經過扦樣、混樣、驗水、質檢等一系列程序在農民休息室的大屏幕上全程監控,曾國壽樂呵呵的看著屏幕,工作人員把檢測結果告之他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在檢測單上簽字同意糧庫代儲糧食。“以前質檢員靠用牙咬玉米粒來感官驗水,現在都用儀器檢測了,而且屏幕把所有程序和數據都顯示出來,一清二楚地了解全過程,還有啥不放心的!”名山糧庫有限責任公司主任周自強介紹說,農民送來的糧食,由糧庫驗質、檢斤,確定糧食數量及質量,按照農戶意愿代儲代烘。目前,水稻已經啟動國家政策性糧食收購,我們按農戶意愿進行結算付款。 省糧食局局長胡東勝在秋糧收購調研中介紹說,針對我省實際情況,在今年秋糧收購中,我省全面推廣使用糧食收購公開可視系統、電子驗水設備和鋼結構“千噸囤”,切實轉變糧食收購工作方式。在普陽糧庫有限責任公司,三座保溫鋼板倉主體工程已經完工,每座保溫鋼板倉可存儲3萬噸糧食,11月竣工后糧庫的倉儲能力將增加到20萬噸,滿足周邊兩個鄉鎮的賣糧需求。普陽糧庫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立斌介紹,建鋼結構保溫鋼板倉資金來源為國家補貼30%、省政府補貼30%、我們自籌40%。省糧食局倉儲物流管理處處長王國富介紹,去年以來,省糧食局啟動了危倉老庫維修改造和倉儲設施建設重大專項工程,爭取國家和省政府投資二十三億一千萬元,帶動企業和社會投資三十億四千萬元,極大提升了我省糧食收儲能力。 曾國壽的705畝地豐收果實大約需要裝22輛大貨車。正午,秋日的陽光灑向即將收割完的田野,他心滿意足地坐上滿載糧食的貨車再一次駛向糧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