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以來玉米市場行情可謂是命途多舛,國家相關政策頻繁出臺:國儲拍賣時間提前、東北玉米深加工補貼政策實施、國儲收購價格下調等,市場價格受政策影響可謂是一波接一波,用糧企業及貿易商對市場傳言風聲鶴唳,在2015年年尾之計,筆者評點幾則市場傳言,供讀者作為借鑒。
糧油機械_糧油機械設備_糧油機械廠家_糧油加工設備_油脂機械_油脂機械設備_環球糧機網
1、北糧南運補貼政策
有消息稱國家為解決北方產區“賣糧難”的問題,同時促進“北糧南運”的積極性,繼續實施運費補貼政策,預計補貼金額為200元/噸,消息傳出后,市場反應一片大好,北方貿易商及南方飼企均持謹慎觀望態度,但時至今日,運費補貼政策仍未確實。
2、定向銷售陳化糧
有消息稱2016年1月中儲糧開始拋售清空2012年玉米,價格預計在1150元至1200元/噸2013年玉米就地轉儲與拋售,拋售價格1400元/噸以內吉,內,黑、三省2012年臨儲16年6月后還沒出庫的,按陳化糧定向銷售。遼寧投入市場400萬噸己經有文了。霉變2以內轉中央儲備,不合格走市場,價格不會超1500元。2012年國儲拋售1200元一噸相當于6毛一斤,2013年國儲拋售1400元每噸相當于7毛每斤。
消息公布后,市場受到嚴重影響,同時由此所引發的對于后期國家政策的猜測,以及國家將要持續的拋售行為,對于市場普糧市場行情趨勢影響較大。但據筆者和相關人士了解到,中儲糧并未收到任何正式文件,此消息仍屬傳言。
3、2016年取消東北國儲收購政策
近期戶皆在傳言,2016年即將取消東北國儲收購政策,農戶皆推遲農具、種子等采購計劃,對2016年種植什么作物成為難題,在此,筆者可以告知廣大農戶,據中央“十三五規劃”中提到,2016年國儲玉米收購仍會繼續實施,主要以調整為主,
4、東北國儲大部分停收
國家嚴查2015臨儲倉庫,某些龍江、吉林、內蒙倉庫(廈門象嶼在龍江尤其突出,霉變超出國家標準)今年收儲質量不合格,根據代儲紅頭文件會責令相關企業出售不合格代儲量500-800萬噸(2015臨儲玉米新糧),不合格代儲企業臨儲收購已被叫停,自行承擔處理不合格玉米造成損失,三年內禁止參與政策性糧食收購,截至12月9日龍江臨儲80%的收購點已被叫停。
據筆者了解,東北三省僅有部分臨儲收購點被叫停整改,大部分國儲仍在繼續收購,截止12月25日,東北國儲累計收購玉米4812.45萬噸。其中12月20-25日,內蒙古107萬噸,遼寧67萬噸,吉林157萬噸,黑龍江219萬噸,東北國儲五日收購量仍達550.51萬噸,以此來看,國儲對市場價格仍有支撐作用。
筆者淺析
在如今信息時代的大背景下,信息是市場經濟運作中的首要利器,同時市場信息分享心態也是值得夸贊的,但不同的人得到信息的時間、渠道不同,理解和認知的程度也不同,致使部分錯誤信息在市場中廣為傳播,誤導市場走向,促使用糧企業及貿易商做出錯誤判斷,也有可能帶來經濟損失,所以,筆者在此建議關注市場動態的讀者們,對市場信息做好甄別,確定傳言是否屬實,做到不盲信、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