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設區市、縣(市、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
《江蘇糧食和物資儲備》是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和加強政策理論研究的重要陣地,也是面向全省行業的指導刊物和學習資料,在業內備受關注和廣受歡迎,在全國同類刊物中位居前列。為進一步提升內刊質量,增強可讀性和可視性,充分發揮其政策研究、業務指導、宣傳窗口和學習園地功能,從2020年起優化板塊布局和美化彩色頁面。現就進一步做好組稿宣傳工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視,積極組稿
《江蘇糧食和物資儲備》不同于報紙、網站、微博、微信等媒體動態信息和快餐新聞,其突出在全方位、多視角、真深度地研究探索糧食和物資儲備理論政策,調查研究改革和發展中存在的熱點、難點和重點問題,探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基本思路,挖掘基層創業創新創優典型經驗,展現行業發展主要成就,宣傳行業先進典型和優秀人物。2020年起內刊將增設新視點、知識窗、廣角鏡等板塊,增加12面彩頁,分期開設抗疫情保供應、法規宣傳、優質糧食工程、蘇米品牌建設、糧食文化、節糧愛糧、市縣典型經驗、優秀人物等專題,在企業家專訪基礎上適當開展市、縣(市、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長專訪,圖文并茂予以深度報道。各市縣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要從貫徹黨對宣傳工作要求和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的高度,重視內刊宣傳作用和指導功能,定期研究本地調研內容,明確組稿重點和宣傳亮點,落實專人撰寫文稿,拍攝照片,及時投稿。領導干部要率先垂范,認真研究糧食和物資儲備政策,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親自撰寫文章,帶頭積極投稿。要通過組稿投稿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培養本單位重學習愛寫作的良好氛圍,營造愛崗敬業、刻苦鉆研、奮發進取、創先爭優的行業文化,打造糧食和物資儲備事業精神家園。
二、認真撰稿,提升質量
內刊側重深度調查研究和報道宣傳,讀者主要是行業領導、業務專家和從業人員,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和專業素質,因此文稿質量直接關系內刊影響力、生命力。根據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年度工作要點,2020年將側重刊載糧食和物資儲備政策和體制機制研究、融入一帶一路和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研究、糧食收儲和產銷銜接政策建議、應急保供機制完善、《江蘇省糧食流通條例》貫徹實施重點、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策略、優質糧食工程實施意見建議、蘇米品牌建設和稻米產業升級、糧油產品質量追溯體系構建、倉儲規范化管理措施、糧食和物資儲備信息化、優秀企業家經營理念和管理經驗、能工巧匠先進事跡等。圍繞上述重點內容,撰寫文稿要突出“高、實、美”:“高”,即立意高遠,觀點明了,論據充分,歸納得要,切不可中心思想模糊,觀點模棱兩可,論據不充分不恰當;“實”,即事實清晰,數據準確,事例恰當,分析客觀,避免數據汗牛充棟讓人摸不著頭腦,分析舉例與觀點背道而馳或者風馬牛不相及;“美”,即語言優美通暢,層次清晰,表述得當,簡明扼要,要讓讀者品讀時不僅學到內容還能體味語言之美,切不可為寫作而寫作,也反對堆砌辭藻,嘩眾取寵。
另外,投稿數碼照片要主題突出、構圖合理、清晰明亮,文件為原圖JPG格式、大小在1M以上。書法、繪畫等也要掃描成數碼照片,或者將原作投稿給編輯部交印刷廠掃描制作。
三、建立隊伍,暢通聯絡
隊伍建設是保障內刊穩定發展的重要保證,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實行信息員和通訊員聯動機制,建立通訊員聯絡交流工作群。各地要克服機構改革后人員分流精簡的困難,落實政治覺悟高、熟悉本地本單位業務和人員、文字表達能力較強、熱愛宣傳報道工作、具有一定新聞職業敏感性的干部職工擔任通訊員。通訊員主要負責收集整理本地宣傳報道線索并撰寫成文,對接落實專題報道和專訪計劃,負責上下銜接和左右溝通,保障完成組稿投稿和宣傳報道任務。通訊員不管是兼職還是專職,都必須把撰稿組稿做好宣傳報道當成本職工作,高度負責、主動作為。各地各單位要給通訊員創造條件,支持通訊員撰稿組稿,鼓勵通訊員參加培訓和交流,不斷提升業務水平。
四、對標考核,評優激勵
各地各單位是內刊文稿的重要來源,為保障稿源穩定和高質量,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建立目標導向、通報激勵機制。從2020年起確定每年每個設區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5篇、每個縣(市、區)局1篇作為基本指標,年底匯總通報各市縣采用情況,并推薦給省糧食經濟學會、行業協會等單位作為優秀論文及優秀通訊員評選表彰的重要參考。2019年泰州、鹽城、蘇州等設區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積極投稿,期望各地以他們為榜樣,學先進趕先進創先爭優,唱響主旋律,提升正能量,塑造新形象。
各單位接到通知后,請填寫《<江蘇糧食和物資儲備>通訊員匯總表》于3月13日前發到投稿郵箱:jsls@126.vip.com。
聯系方式:
執行主編:何廣龍 025-89667166,18900668001
編輯:田浩求 025-89667089,18900668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