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副會長任智接待了來訪的內蒙古興安盟區域經濟合作局副局長王延舒、興安盟二龍屯米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薛國鋒等一行。
王延舒副局長表示,此次到訪主要是為了進一步與中糧協建立聯系,加強合作。王延舒介紹了興安盟的生態環境優勢和糧食生產、加工情況。興安盟地處內蒙古東部,是內蒙古生態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擁有適宜的氣候、肥沃的土壤、優質的水源,非常適合水稻和玉米的種植。近年來,興安盟在大米品牌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中糧協于2019年授予興安盟“中國草原生態稻米之都”稱號,“興安盟大米”已注冊中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獲得中國馳名商標1枚、內蒙古著名商標15枚、內蒙古名牌產品6個,并入選2020年全國第十四屆冬運會唯一指定用米。今后,希望能夠和中糧協開展更廣泛的合作,在興安盟大米及玉米產業發展、品牌宣傳、招商引資等方面得到中糧協的支持和幫助。
任智副會長代表中糧協對王延舒副局長一行的來訪表示熱烈的歡迎,對興安盟在糧食產業化、品牌化建設方面的積極努力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任智指出,興安盟要充分利用自身生態環境和地理位置的先天優勢,按照中央部署,走綠色、有機產業化道路,抓好大米、玉米兩大品種,依靠“金米”、“銀米”實現鄉村振興。一是要做好規劃,可以邀請農業、糧食方面的專家和大型企業的專家,結合國家的五年規劃,為興安盟大米和玉米產業發展量身定制專門的規劃設計。二是要用好“中國草原生態稻米之都”這個品牌,加大宣傳力度,做好品牌建設,可以通過產業聯盟的形式創建、管理、運維公共品牌,提升品牌價值從而實現大米和玉米產品的優質優價。三是要加強與中糧、中化等大型集團在農業產業化建設方面的合作,加強與大型飼料企業在優質玉米生產銷售方面的合作,逐步實現產業化、品牌化轉型升級。
任智表示,中糧協以服務為宗旨,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群眾、服務行業。中糧協將繼續大力支持興安盟的特色糧食產業和區域糧食經濟發展,充分利用中糧協的展會、論壇、網站等各類平臺為興安盟提供助力。同時,也在會員之間、地區之間為興安盟創造更多橫向交流和學習的機會,提供好的經驗做法。
興安盟區域經濟合作局張憲波、烏蘭浩特市發改委副主任馬旭輝、科右中旗發改委副主任張斯日古冷及中糧協會員處、大米分會有關同志參加了會見。
糧機_糧食機械_糧油機械_糧食輸送機_糧食鋼板倉_糧食烘干機_環球糧機網【www.46wko0.cn】